放空我们的大脑, 什么都不要想, 仅仅依靠常识来判别.
当我们使用番茄软件, 来记录学习时间时, 需要找到这个功能在软件中的位置, 然后需要对其进行设置, 设置这段时间用来干什么;设置定时时长; 设置正计时; 还是倒计时, 最后, 点击确认, 这样这个功能就能正常运行.
类比这个过程, 当我们学习Zigbee编程时, 相当于学习它有哪些功能; 这个功能在哪里, 怎么设定这个功能, 到哪里去设定这个功能, 最后通过编程实现这些设定, 至此功能就能正常使用.
因此, 在我们学习Zigbee时, 应当按照“它有什么功能? 怎么设定? 在哪里设定? 和其他功能或知识有没有联系? 有没有特殊的地方?”的框架去学习, 这样不被繁杂的知识, 扰乱头脑.
由此扩展开来, 无论是学习Zigbee, 单片机, 还是其他硬件(如stm32等) , 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 , 要有学科相对应的知识框架. 在学习中, 不断完善框架, 寻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.